• 隴東報數字報

  • 掌中慶陽客戶端

首頁 >
【攝影報道】寧縣手工燈籠:傳承古老文化韻味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開微信,點擊 “ 發現 ” ,使用 “ 掃一掃 ”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

顧客選購燈籠。

慶陽網訊(慶陽融媒記者 陳飛)2月20日,元宵節前夕,記者來到寧縣中村鎮花燈制作技藝傳承人李雙定家中,拍攝了他制作傳統手工燈籠的全過程。

木料粗處理。

木料刨平。

今年68歲的李雙定從小就對民間燈籠制作有著濃厚的興趣,50多年來,他堅持傳統的古法技藝,從木材、紙張選擇到圖案創作,從模板雕刻到顏料選購,每一個步驟都嚴謹認真。這些年,他制作的手工燈籠線條簡約、方正有型,棱角分明,圖案優美,寓意深刻,備受群眾喜愛。

燈籠架組裝。

李雙定告訴記者,制作這種傳統木架燈籠,得有基本的木匠功底,要將一節節木料刨平、開榫、打磨,加工成制作燈籠所需要的木條、木板,再通過榫卯結合,組裝成一盞燈籠最基本的骨架。

拓印燈籠紙。

粘燈籠紙。

制作燈籠骨架,對材料的選擇也有要求,按照李雙定的說法,木材一般要選不容易變形,相對柔軟的桐木,做出來的燈籠才更方正。紙張要選擇柔韌性強、透光性好的。顏料也要選擇顏色鮮艷一點的。

上色。

一盞燈籠的制作,需要十余道工序,隨著電子燈籠的興起,能制作這種傳統燈籠的人越來越少了。李雙定希望這種寧縣傳統木架燈籠的制作技藝能夠被更多人學習、傳承,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。 

燈籠展示。

編輯:吳樹權
相關稿件
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|午夜偷拍精品用户偷拍免费|欧美美女与男人性欲视频播放器|国产亚洲成年网址|色九月亚洲综合网